【鲁西风物】手推车
手推车,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人民曾使用手推独轮车支援淮海战役。鲁西地区也有这一种带一个轮子单人前推的运输工具,名字叫车子、小车、小车子、拥车子、小推车。因形式和功用的不同,有二把手、猪嘴车、响车子和木轮小车等类型。手推车由车身和车轮两部分组成。其车身,俗称“车桩子”,多用坚实的木质做成,在木架底盘之上,增修一高出轮子的高架,俗谓“车楼子”,两边木架上可坐人,可载货,推细碎物品时,可用“粪筐”等盛具捆在车架上。在装运粪土、粮食时,往往配用条编长筐,名为偏篓,又称粪篓。车把和载重车盘连为一体,车盘下安装独轮,两把之间,挂车襟,驾车时,车襻挂在两肩,两手持把。
木轮小车是小车之中最轻便者,木轮较小,车架为平盘。从前鲁西一带推脚谋生的人,用它来载人,名为“推脚”。用花布在车上搭起车棚,呼为花车。车盘上铺有被褥或蒲席,两边装横木拦挡,舒适而又安全,很受行人欢迎。车轮(俗称“车脚子”)用坚硬的枣木、杏木或槐木制作而成。其中车轴、车耳多用耐磨的柿木(车轴也有用楠木的)制成,轴碗里涂以松香,载重推转起来,轴耳相互摩擦,发出响亮的“吱吱”声,晨昏人静时,其声可闻数里。这种木轮小车,叫木轮车,也叫“土车”“红车子”“木车子”“响车子”。车轮后部有两块木板,像两个向里弯曲的象牙,卡在车轮上,为下坡停车的制动机关,俗名粘脚。
《阳谷木轮车及运输工具制作技艺》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猪嘴车又称羊角车,是中型独轮车。车前有两根长板,绑结两块圆形斜尖木块,形似羊角,故名。若行车不稳,向前一掀,车前的木板立即着地,使车子不至于翻倒,这时情形又似猪嘴拱地,因此得名猪嘴车。
在没有现代运输工具的情况下,手推车对农家生活、农业生产、大规模战争中的辎重运输,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。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,木轮渐被胶轮代替,成为现今的胶轮手推车。
以手推车从事专门运输的,称为“车伙子”“推脚的”“车户”,以推运盐、粮为主。新中国成立后,每个乡村供销社、门市部都雇用几个“车户”,每天到城里、乡镇推运百货、农用物资。直到今天,不通汽车的山里,仍用着这种手推车。
1990年,农民正在用独轮车分段挖渠引水抗旱。
驾小推车需要一定的技巧。首先,捆放货物一定要牢固、结实,尽可能贴近车楼中心,以便平衡;推石头要在车架、车楼两侧放上条编的长条,以免磨、砸车体;推长木、植物秸秆、棉花篓等长大货物,车楼之上一定留有一定缝隙,以便看路,车架四周捆绑一定的架杆以便支撑长宽于车体的部分,俗称之“沿杆子”。其次,襻上肩行驶前,先用两手端起车把,试试货物重心是否主要在车轮中心附近,靠前叫“前沉”,需要用力压住车把;靠后叫“后沉”,压得肩、脖疼;一侧沉一侧轻叫“偏沉”,偏沉车较难推行,需在轻的一侧前端放一定重量的石块相称。再次,停放手推车也有讲究,两车腿与轮支地,叫“平放”;车体竖起,车嘴与车楼前端支地,叫“竖放”;一侧车嘴、车腿着地,叫“斜放”;停车休息时,怕货物压坏车轮,需要用“开棍”把“开撑子”“开”起来,让“开棍”和车嘴支撑住全车重量。此外,驾车行走时,平路上可以把车子“竖”着走,以车嘴不触地为标准,可使车轻如飞;上坡时则“拱”,身子压低,以车腿不触地为标准,可减轻上坡的阻力;下坡时,则身体后仰,手拿“粘脚”,即加闸,以防手推车迅速下行而失控。山区推运货物时,一般都配有“拉车子”的。上坡时,把拉绳拴在车架前端中心位置搭另一端于背上,弓腰伏身拉车前行。若为台阶,则缩短拉绳,提起车前端,叫“提”;下陡坡时,则在车前,背对车,手抓提车前身,以使车缓缓而下。上坡拉车,也可用畜力,如牛、驴等。生产队时期,拉车者多为妇女、老人和少年等“半劳力”,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拉车者一般是妻子或孩子。
来源:莘县史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