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队围困时,被围军队个别人有没有钻出包围圈的可能?

黄维第12兵团在淮海战场的双堆集被全歼后,该兵团很快于1949年5月在江西重建,甚至连第18军和第10军的番号也得以恢复,重建的基础是什么呢?还不就是因为兵团副司令胡琏在从包围圈逃了出去,不仅如此,其实漏网之鱼还包括第18军第18师师长尹俊,以及第12兵团的3000多官兵,所以这不仅仅是“个别人”的问题。

(刘峙剧照)

不妨细算一下,第12兵团从安徽蒙城向淮海战场开进时,共有官兵12万余人(欠一个师,也被歼灭),但是我中原野战军的战报显示,双堆集战役共俘虏第12兵团官兵46000余人、毙伤46000余人,起义5500余人、投诚3300余人,粗略计算消灭敌人的总数只有105000人。因此去掉失踪人员和存在的空额,确实有几千人漏网,这也是大兵团大地域作战中难免出现的情况。

1948年12月15日的夜里,中野和华野对双堆集的最后总攻已经开始,第12兵团司令黄维、副司令胡琏、副司令兼第85军军长吴绍周分乘三辆坦克突围,最终黄维和吴绍周的坦克抛锚,被我军生俘,而胡琏则一路狂奔逃了出去,一直跑到仍然在蒋军控制下的河南信阳,转武汉回南京。在深夜里的黄淮大地上,再严密的包围圈也会有漏洞,何况要消灭的是整整10万大军。

至于第12兵团的几千漏网士兵,一部分是真的逃出去了,一部分是被俘后因为种种原因被我军释放的,因为参加解放军是自愿的,不愿意的基本发放路费回老家,其中少数思想顽固者,拿着路费仍然跑到江南,最后被蒋军收容。胡琏就是以这批官兵为基干,去江西南城组建了“第二编练司令部”,强征和补充大批新兵后,又拉起了两个军的建制,随后改编为新的第12兵团,这一回,狐狸倒是真当上了兵团司令。

我军发起渡江战役后,胡琏率部经赣南逃入广东潮汕地区,在此地再次大肆抓丁,使第12兵团扩充到40000余人,最终由海上撤出。期间第三野战军发起金厦战役,胡琏奉命率12兵团增援金门,才酿成了大祸,否则单凭金门岛上原有的李良荣第22兵团那点兵力,早就被三野28军全歼了。其中土木系老本的第18军建制恢复的非常彻底,连11师第31团、33团的这样的老番号都恢复了。

(黄维兵团剧照)

除此之外,在碾庄包围圈中,第七兵团第25军副军长杨廷宴也逃了出去,正是他埋的黄百韬尸体,也带出了黄百韬死前的“三不解”,至于怎么逃出去的到现在也没弄清楚。而在最后的陈官庄包围圈中,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被俘,第二兵团邱清泉毙命,但是第十三兵团司令李弥、第十六兵团司令孙元良都逃出去了,从过程看,他们俩都是先被俘,然后在俘虏押送过程中趁乱溜掉,因为身份没有暴露。

孙元良后来去四川又重建第十六兵团,我军挺进大西南时该兵团在副司令的率领下起义,孙元良坐飞机逃掉了。李弥则奉命去云南重建第8军,这支部队还曾经反扑过昆明起义,最后在二野部队的追击下出逃境外。所以这都说明,在广袤的战场上,个别人和部分人溜出包围圈是完全可能的,尤其是胡琏的脱逃,让三野指战员殊为遗憾。

(杜聿明剧照)

乃至于陈官庄包围圈里已经是重建过后的第74军,尽管军长邱维达被俘,但仍然有部分官兵逃脱,并于不久以后在浙江重建该军(第二次重建了),最后一任军长是抗日时期第74军第58师的步兵指挥官劳冠英(黄埔五期)。他后来因为作战不力遭到扣押审判,在其报告中可窥第74军重建情况的一二:

“原七十四军徐蚌会战后,职在元月二十日奉命恢复,于四月二十九日仅发到步枪二千三百一十枝,美式自动步枪二百一十枝,连原有步枪不足三千枝,步枪每枝配弹一百发,自动步枪一百六十发,以当时官兵人数配携,尚有徒手兵甚多,何有多余武器抛弃”?注意看:尚有徒手兵甚多,说明第74军在淮海战场上也是溜掉一批人的。

(胡琏剧照)

你可能想看:
分享给朋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