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海“软黄金”冬虫夏草上市季:传统袖筒内议价,直播带货请人尝鲜
中新社西宁6月27日电 题:青海“软黄金”冬虫夏草上市季:传统袖筒内议价,直播带货请人尝鲜
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
在地上铺张报纸或一块布单,“软黄金”冬虫夏草或堆或摊在上面,商贩们正等待客户光顾。这是青海省最大的冬虫夏草交易市场内的景象。
眼下正值冬虫夏草鲜草上市季,中新社记者探访上述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名为玖鹰的冬虫夏草市场,发现与市场外门可罗雀不同,市场内人声鼎沸,交易繁忙。
青海省冬虫夏草年产量约100吨、年产值约180亿元人民币,产量占中国冬虫夏草总产量的六成以上,该省百万农牧民从冬虫夏草产业中受益。
来自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的王立强,在一块布单上堆放着还裹着一层原产地泥土的冬虫夏草。
“今年冬虫夏草产量比去年高一点,价格降了一点,”王立强说,“这种带泥土的鲜草,一斤四千多元。万一卖不出去,以后晒干可以再卖,一斤能卖三万元左右。”
与裹着泥土的冬虫夏草不同,做了四十年冬虫夏草生意的马进财,将分类好的新鲜冬虫夏草单根装入香烟粗细的透明管内,再以五管为单位装袋密封,不日将送抵顾客手里尝鲜。
“冬虫夏草大小、品相不同,价格相差很大,一袋最贵能卖上百元,最便宜也就二十多元。”马进财说。
而与过去雇佣妇女们用刷子刷泥土不同,马进财使用一款全自动快洁刷,或选择水洗方式,来祛除冬虫夏草身上的泥土。
“以前,人们爱吃冬虫夏草干草,近两年,流行吃冬虫夏草鲜草,鲜草卖得比干草快。”马进财自己每日三根冬虫夏草必不可少,“鲜草冷藏几个月,也不变质,可以随吃随取。”
中新社记者在市场内看到,顶级冬虫夏草粗细可媲美香烟,但很少见,而低等冬虫夏草密密麻麻,略同于火柴粗细。商贩们跟顾客讨价还价时,买卖双方以中国传统客商“拉手”方式,或在袖筒内、衣襟下,或用毛巾遮盖来为价格“较劲”,围观者难料成交价。
若成交,客商们付钱后,就把一根根精挑细选的冬虫夏草,装进塑料袋,攥着袋子离开。
今年32岁的丁士俊,称自己是“行走在青藏高原上的洮商”,“我们老家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,这里古称洮州。几百年前,洮州人都出来讨生活,在青藏线、川藏线开店卖百货做生意。”
但与爷爷那一代洮商做百货生意时,在原产地青海、西藏“兼职”收购冬虫夏草不同,到了丁士俊这一代洮商,随着冬虫夏草走红,他成立青海山之宝商贸有限公司专营冬虫夏草,一年能走2000多斤货。
“我们一大半冬虫夏草批发到广州,那里是集散点,再由当地的客户零售到苏浙沪闽等沿海省市或港澳台,”丁士俊说,“那边的人爱煲汤,经济条件也相对好一点,能消费得起冬虫夏草。”
作为年轻一代,丁士俊开过网店,但效果不佳,仍然回归线下传统批发生意。
但如今网络直播带货火爆,丁士俊便在店门口挂出“英雄帖”,“我们请有资源的网络达人直播带货,而我们干刷草、晒干、打包这些粗活,这样能直观展现冬虫夏草上市时的各环节。如果带货达人卖出去,我们双方分成。”
当前,人工培育的冬虫夏草已零星出现在市面。来自青海的一支冬虫夏草研究团队表示,随着全球冬虫夏草市场需求不断加大,预计十年后在原产地人工抚育冬虫夏草将达到规模化水平,进而提高农牧民收入。
“人工抚育的冬虫夏草个头大、重量轻,我们一眼就能分辨是野生还是人工抚育,”丁士俊说,“但物以稀为贵,我们相信野生冬虫夏草市场还是不会受大影响。”(完)
来源:中国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