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从什么时候起,文人由佩剑改为用扇子的?

文人都是写诗的,所以从诗词上找是最简单的办法。抛开女人用的团扇或纨扇,那么那些男人用扇的诗里不就可以找到古代文人用扇的时间么?

LET’S GO!

汉朝汉带“扇”的诗查到四首。

嵇康有“微风清扇”和“扇彼轻尘”两句,此处扇为平声,是扇风之意。

乐府有“参差陷叶扇”和“裁为合欢扇”两句,第一个扇是叶子,第二个扇是女人之扇。

得出一个结论,汉朝是文人并不流行扇子。

魏晋魏晋时有九句带“扇”的诗。分别如下

春风扇微和——陶渊明。

英风远扇——曹摅

扇懵独翱翔——曹植

托意惟团扇——陆机

夏摇比屏扇、扇此暮春,夕风已扇,芳烈再扇——陆云

文幌矅琼扇——袁宏。

可以看出,在魏晋时,扇要么是动词,要么是女人用的扇子

得出第二个结论,魏晋时的文人还没有流行用扇子!

南北朝南北朝带“扇”字的诗歌不少,比如“美人掩轻扇”、比如“扇齐风以东靡”、比如“歌扇当窗似秋月”等,而且扇字做动词的比例明显减少,而与女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起来。但是发现了一句“方作异乡人,赠子同心扇。”但是小可怀疑这个同心扇应当是一种饰品,而不是文人用的扇子。

结论:南北朝时期,或许有扇子,但在文人圈里并不普及!

隋朝隋朝虽然短,但和“扇”有关的诗很多,不出意外,还是以女人和动词为主,比如“扇以景风”,比如“团扇箧中言不分”,比如“歌扇掩盈盈”。

结论:隋朝文人,没有流行用扇子。

唐朝白居易《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》中有一句“梢动胜摇扇,枝低好挂冠”,显然这个扇不是文雅,而是天热摇扇。其它诗中都说的是蒲扇或葵扇,还是纳凉之意,与时尚无关。比如“竹鞋葵扇白绡巾,林野为家云是身。”

杜甫《八哀诗》里有“平生白羽扇,零落蛟龙匣”貌似是拿扇子装风雅,但细看这一句却是比喻成诸葛亮,用的是诸葛亮的形象。所以不算。

李白《送当涂赵少府》有一句“摇扇对酒楼,持袂把蟹螯。”但这个摇扇实际上应当是羽扇而不是纸扇。

然后又看了韩愈,李峤,冯延巳,王建,李贺,王维,李白,李商隐,温庭筠,王昌龄,李益,崔颢,陆龟蒙,孟浩然,高适,张九龄,柳永元等都没有发现文人佩扇,只是摇羽扇浦扇。

倒是在皇甫冉诗中找到一首《题竹扇赠别》,许坚也有一首《题扇》。

结论:唐朝时文人持扇多是模仿孔明,文人自用或赠人所用的扇子数量不多,不足成形成风尚。

宋朝东坡诗《戏孙公素》有一句“投扇昔年笑温峤,握刀晚岁战刘郎”

欧阳修《戏刘原甫》有一句“昨日都城应纸贵,开帘却扇见新篇。”

晏几道《鹧鸪天》有一句“斗鸭池南夜不归,酒阑纨扇有新诗。”更有《浣溪沙》词中有“溅酒滴残歌扇字,弄花熏得舞衣香。”之句。

陆游诗《初夏杂兴》有一句“扇题杜牧故园赋,屏对王维初雪图。”还有《南堂杂兴》“燕欲委巢雏尽去,扇犹在手意先疏。”

刘克庄《杂兴》有一句“笛作曾垂安石泪,扇遮难护彦回羞。”

佚名作者《满江红》中有“记题诗宝扇,屡陪天笑。”更有未知作者的《南歌子》中有“薄罗小扇写新诗。解下双双罗带、要重题。”

奴家进而深入地查了一查,发现题扇的还有王安石,仇远,刘翰,黄庭坚,晁补之,陈著,张耒,贺铸,范成大,方回,舒岳祥,杨万里。而那个叫曹勋的诗人一个人就写了33首题扇诗!

结论出来了:文人用扇成为风尚是在宋朝。

你可能想看:
分享给朋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