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战全面爆发时间为什么会有争议?
“第二次世界大战”这个名词表述意味着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爆发的多重冲突,在时间范围上却很笼统。这一时期内,几乎所有的大洲都经历了战争,但这个历史名词并没有定义不同战争参与者及其不同目的。1936年至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经常被描述为世界大战前的“演练”。苏联与芬兰在1939年11月与1940年3月之间开展的冬季战争又该算作一场什么样的战争?还有很重要却常被遗忘的、在苏联与日本之间展开的哈拉哈河战役,它应该算作“二战”的一部分吗?
这个表述的问题在于,它出发的原则是,存在两个彼此对抗的天然联盟,双方在欧洲和包括太平洋地区的远东展开主要作战,一方是轴心国、一方是西方民主国家与苏联。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反映出的现实是,直到1941年12月美国被卷入战争之后,冲突才加剧并且不再势均力敌,联盟也变得模糊甚至不可靠。
事实上,从1931年起,亚洲就进入了一系列地区冲突之中,至今也很难说这些对抗实际结束于何时。美国的观点认为,欧洲与亚洲只有同一个“世界大战”,但其实只是对于这场战争的一种解读。不只战争地区的人民对二战存在不同认知,外界对于这场战争的记忆也根据视角的不同存在分歧。日本人认为,二战始于1931年9月,在1937年秋天变成全面战争,结束于1945年8月;美国人认为,开始日期并不早于1941年12月;中国人则认为,1937年7月战争就已开始,甚至在1931年9月就在东北打响。
我们需要认识到,太平洋战争绝非只是二战中的一个简单的章节,这场15年的战争几乎让该地区的国家无一幸免。日本从占领中国东北开始,扩张的脚步一直到东南亚,这一步步导致它在珍珠港事件后与美国的对峙。1945年8月15日,日本天皇宣布投降,这场战争对于日本来说宣告完结,但并未在亚洲结束。中国又经历了内战及一系列国家建设,在亚洲浴火重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