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为什么淡了?
文/黑白先生
春节是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节日,古人深谙一年之计在于春,设春节告诫着不违节令,勤勉劳作,企昐的是丰衣足食。平时大家忙与农活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难得一年能放回假,能吃几顿好饭,趁着春节这个时机,好好给自己换换口味,吃,成了传统新年的最主要项目。家家炖鱼炖肉、炸年糕、包饺子、春卷、元宵……从腊月一直吃到正月十五。中国传统文化,是典型的部落文明,过年最能体现这个特点。所以礼节必不可少,磕头成为传统新年最重要标志。儿子给父亲磕头,孙子给爷爷奶奶磕头,家里长辈自不必说,即便是五伏之内的族人也是要叩头施礼的,以示崇敬。如果年初一在街头相遇,晚辈也要当街跪倒,向长辈拜年,一个执意要拜,一个双手急搀,有的成年人岁数虽大辈分却小,见了大辈分的孩子也要如此炮制,煞是有趣。引起周围看热闹的阵阵欢笑。另外除了吃、喝、磕头以外,忙了一年,还要放松下心情,看杂耍,赶庙会,看大戏,贴对联、放鞭炮...从初一到十五,春节就这样恋恋不舍的过去了。
有人说,几千年来老祖宗留下的最大的民俗就是过年,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符号。而如今年味越来越淡了,或许已经成为了一种美好回忆,传统的年味丢了,铜臭重了,人情淡了,春节没啥意思了。
黑白先生分析一下原因,中国大年是民俗文化,是饥寒交迫的产物,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,如今物质生活富裕了,过年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托,民俗文化植根于特定的历史,现在谁还为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而期待?谁还为过年的一件新衣服而认为是喜从天降呢?吃饱喝足的国人,春节一切的一切都显得如此的伤感。
传统中国是农耕文明,除了吃喝,还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,国人贯用血缘与宗族来划定归属,被过度倡导的单一价值。以孝为百善先,任何事情,一切必须听大家长的,个人没有任何自由。老的压制新的 ,老的蛮不讲理,靠顺从,建立起来的一种和谐家庭,在这种环境下,国人满脑子都是“宗亲”,“血浓于水”,“亲亲尊尊”,一切以血缘亲疏、地位高低作标准,把人分成三六九等。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。随着社会的进程,城市的发展,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,春节文化发生了变化,“血缘与宗族”很难在现代商业文明生存下来。“传统人情味”是国人在追求生活美好、情感独立下,不经意抛弃的结果。所以哀嚎失去传统显得很滑稽。
我们比较一下西方的圣诞节,却没有像春节那样越来越淡,反而越来越浓厚旺盛,这是因为西方的圣诞是人类精神上的产物,中国春节多体现物质和血缘为纽带,过年的快乐都分享给七大姑八大姨,而西方人的圣诞在宗教文化支持下,教堂之内皆兄弟,所以回馈社会就是赠送亲人。这成为建设“自由、平等、博爱”的公民社会的思想根基,西方人的家庭也是在信仰的感召力下,亲人之间的欢聚变得令人难忘恒久,孩子们有礼物,老人们有祝福,有感恩,快乐多体现在精神而非物质,一句“我爱你”让家庭充满幸福温馨的持久回忆。
由于国人注重物质享受,缺少人与人之间心的交流,尤其是亲人,过年的几天里,除了吃喝玩,有几个人能和自己父母花时间谈谈心,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。有的人会说:给他们钱花,给他们买衣服、礼物就算是尽孝心了,岂不知老人们要的根本不是这些物质上的东西,思想和感情上的慰籍才是他们最想要的东西。哪怕轻轻的对他们说一声,“我爱你!”,今年过年,你对父母做到了吗?!
随着中国社会逐步与西方社会的接触与交流,现代文明发展的历程,摧毁了我们古老的农耕文明宗族大家庭式的文化传统。我们没有必要悲伤,这是因为社会进步了。合家团聚本来就是基于生存困境下的人身依附关系(平时多给父母一点爱,感情上多交流,比什么都好)。春节放烟花污染空气,春运阻塞交通,大吃大喝浪费又损害健康,也许春节早晚会消失的,最后成为一种象征上的仪式。这也没什么,就像扇子、算盘,都已经进入了博物馆,庆幸的是,很多年轻人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,已经有了思想的独立,人格的平等,更多的人,在人生的道路多了份淡定,多了份包容,多了份家庭的感恩,多了份信仰的自信和勇敢,社会在进步。
你可能想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