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人的发明,你怎么看?

我们学习、生活中最常用的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是在13到14世纪(南宋末到明初)。由于我国古代有自己成熟的十进制计算体系,比如“算筹”、“算盘”,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并没有得到推广运用。

△阿拉伯数字在演化过程中,有多个版本,我们日常实用的是经欧洲改良的世界通用版本。

直到20世纪初,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果的学习和引入,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逐渐被使用。因而,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仅有100多年的历史。

阿拉伯数字竟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?的确如此,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,此事在命名上确实是张冠李戴了。

许多人误会此事也是情有可原,毕竟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其实是古印度人,这个命名显然很容易令人产生误解。不过命名本身就是人为行为,失之准确也不足为奇,就好像“香港脚”并不是指香港的脚,而是特指脚气病,“印度神油”也不是印度人制造的,而是香港人琢磨出来的产品。

△古印度不等同于现代的印度,它应包括今之印度次大陆各个国家(巴基斯坦、印度、孟加拉、尼泊尔等国家)的古代史。

那么,说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的根据是什么呢?

公元650年前后,有一个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基督教教主——教名叫塞波克特——他在其笔记中首次提到了从“1”到“9”这九个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,而非阿拉伯人。而考古事实也证明了塞波克特的观点,从“1”到“9”甚至包括“0”这十个数字的发明权都应归古印度人所有——印度出土的阿索卡佛像雕刻和纳纳加特纪念碑可以为证。在阿索卡的佛像雕刻中已经出现了“1、4、6”等数字,而纳纳加特纪念碑上则刻有“2、4、6、7、9”这些数字。

△古印度数字演化发展,出现多个版本

也许有人会反驳说,这些佛像和纪念碑上所刻的数字并不稀奇,因为这些数字可能是从阿拉伯人那边传过来的。这个说法乍一听有些道理,但前提是阿拉伯人的历史要比印度人的历史长,否则一个还没诞生的文明如何来教古印度人做事?而这个前提条件其实并不存在。

阿拉伯人属于闪米特人的一支,是指西亚和北非讲阿拉伯语的居民,属欧罗巴人种—地中海类型,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。我们知道,阿拉伯世界的崛起是以伊斯兰教为主要驱动核心的,而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时由穆罕默德创立的。

穆罕默德去世以后,他的信徒们挟伊斯兰教之威,建立了横跨亚、非、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,同时大力传播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,形成以巴格达、开罗、科尔多瓦为中心的阿拉伯文明。总而言之,真正的阿拉伯文明是在公元7世纪以后才逐渐形成,然后逐步发展壮大的。

那么,我们前面提到的阿索卡佛像和纳纳加特纪念碑是何时建成的呢?据碳14测定,前者的建成时间是公元前3世纪,后者的建成时间是公元前2世纪。这就是说,在阿拉伯文明形成前的一千年,后世通常所说的“阿拉伯数字”就已经出现了。显而易见,阿拉伯数字并非阿拉伯人首创。

阿拉伯数字既然是印度人发明的,那为何会张冠李戴?上段也说了,七世纪伊斯兰教的崛起使得阿拉伯人建立起横跨亚非欧的庞大帝国,其征服的区域就包括了古印度的北部。公元771年,阿拉伯人发现古印度的数学更为先进实用,于是便强制召集古印度学者传授,最终吸纳“古印度数字”为己用。

到了公元825年,有个叫花里子密的阿拉伯学者写了一本关于数字的小册子,其中就介绍了“古印度数字”的相关知识。

又过了数百年,约在公元11世纪,一个名叫阿德拉德的人才将花里子密的小册子翻译成拉丁文,以此将“古印度数字”传播向欧洲。由于阿德拉德误以为“古印度数字”是阿拉伯人的原创,所以便将这种数字命名为“阿拉伯数字”。这就好像哥伦布误将美洲大陆当成了印度大陆一样,结果就给美洲原住民叫成了“印第安人”,开句玩笑说,其实“美第安人”才更恰当一些。

结语综上,我们如今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古印度人发明的,而不是阿拉伯人,之所以会如此命名,纯粹是以讹传讹,最终约定俗成也就改不过来了。

△广告牌中的箭头上就是一串电话号码

事实上,阿拉伯国家反而不爱用阿拉伯数字(世界通用版)。比如在埃及,你会惊奇地发现从价格牌上的定价到汽车牌照,从书籍的页码到广告牌的电话号码,全都是一些你看不懂的文字,而且在埃及许多受过教育的人也不认识“1、2、3”这些数字。按照埃及人的说法,他们使用的才是“纯正的阿拉伯数字”,而我们所认为的世界通用版阿拉伯数字其实是“英语数字”(也就是经过欧洲人改良的阿拉伯数字),在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,只有学过英语的人才认识。

文以载道,史可明鉴,@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,分享生活感悟,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。创作不易,欢迎点赞分享,在此感谢。

推荐文章

你可能想看:
分享给朋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