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徽明知汉朝大势已去,为何还要推荐诸葛亮给刘备?原因很现实
三国的诸葛亮可以称之为古代的传奇人物,有“妖人”之称。当然,诸葛亮的成功离不开他的老师司马徽的大力支持和推荐。
司马徽字德操,颍川阳翟(今河南禹州)人,他有两大特点:一是本领强:精通道学、奇门、兵法、经学。二是淡名利,他拥有经天纬地之才,却不热衷于功名利禄,而是甘愿在乱世中做一个隐士。
三是绰号响。他有两大绰号。一方面,司马徽为人和善,对人只栽花不栽刺,因此有“好好先生”的美称。另一方面司马徽善于识人,如清水和明镜一样会识人,因此被人称之为"水镜先生"。
其实,三国中高人,一般有三种选择。
一是主动出山。一些才子能人为了寻求明主,主动下山相投,为其潜心辅佐,建立功业而以期封妻荫子,万世留名,比如说荀彧,程昱、戏志才等谋士出山辅佐曹操,就属于这一类型。
二是甘当隐士。这种真正做学问的高人却淡泊名利,三国中司马徽和庞德公可以称之为真正的隐士和高人,荆州刘表多次邀请司马徽和庞德公出山为官,但他们都拒绝了。
三是以待明主。这种人心怀不世之才,也期一展抱负,但却暂时隐居乡野,以待明主来求。诸葛亮和庞统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。
而司马徽虽然甘当隐士水镜先生司马徽,但却广招门徒,其中诸葛亮和庞统等人都曾拜他为师。司马徽是个识才之人,不但把自己毕生所学潜心交给了诸葛亮和庞统等人,而且极力推荐他们。
据史料记载,司马徽为了向世人推荐自己的得意门生,向外公然打出了:卧龙、凤雏、得一可安天下的广告语,并且把 “卧龙”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。
刘备听了很高兴,当然很希望能得到这二人的帮助,以完成“兴复汉室”的夙愿。最终刘备以三顾茅庐的方式成功把诸葛亮请下山。而诸葛亮随刘备下山之际,司马徽又说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,11个字:“孔明虽得其主,而未得其时!”
司马徽之所以说“得其主而不得其时”,是因为他对天下之事了然于胸,曹操方面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牢固占领了三分之二的天下,在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、地域资源都远远高于刘备势力,而孙权据守江东,经过父兄的打拼,也成了一方霸主。天下有曹操和孙权两位雄主在,几乎左右了整个天下的格局,而这时诸葛亮选择随刘备下山,显然已经失去了“天时”。
也就是说司马徽显然已知汉王朝大势已去,那么,他为什么还要大力向刘备推荐自己的得意弟子呢?
司马徽作为年长的智者,对世道、人心都了然于胸,他之所以将诸葛亮先生举荐给刘备,原因很现实。
一是看中了刘备是“大汉皇叔”,礼贤下士,仁义厚德,声名远播,口碑不错,是当世英雄。同时,刘备手下缺乏有才气的谋臣,推荐才华横溢的诸葛亮去辅佐刘备,正好可以让他一展才干。
二是司马徽尽管知道汉朝气数已尽,大势已去,但他不想自己的弟子和他一样终老山林水镜先生司马徽,因此,想让他下山去追求梦想,实现人生价值,成就千古之志。同时,司马徽虽知汉朝大势已去,但也断判出真命天子还没有现世,没有人能统一天下。因此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。
作总之,刘备是一代人杰,有智谋出众、才华出众的诸葛亮辅佐,必定建立新的功业,这样,诸葛亮势必名扬千古,而作为诸葛亮的师傅,司马徽也扬名立成了。
现在,一千七百多年过去了,诸葛亮在后世人传颂的同时,水镜先生司马徽也成了后人心目中念念不忘的“世外高人”。